即时新闻

卢海鸣:关于构建“南京学”,推动南京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19年11月25日 来源:紫金智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方学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学科,20世纪末传入我国。进入21世纪,北京、西安、洛阳、上海、泉州等城市纷纷开展地方学研究,我国的地方学呈现方兴未艾的趋势。本文就构建一门以南京为研究对象的地方学——“南京学”,推动南京文化高质量发展作一探讨。

一、构建“南京学”的意义

地方学,“是对特定地域空间内的生态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与文化现象等诸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学问。地方文化研究是地方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进程中,开展以南京为对象的地方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方面,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背景下,以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为基点,创立一门独立的地方学——“南京学”学科体系,聚合各界力量,整合学术资源,提升南京文化的研究高度,拓展南京文化的研究广度,加大南京文化的研究深度,既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京篇章的现实需要,也可以激发全体市民对本地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一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符合这座城市特色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理论来指导。“南京学”作为地方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以“立足南京、研究南京、服务南京”为宗旨,通过对地方问题的多方面研究,提炼地方特色,揭示地方发展规律,为当下的南京构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 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南京学”的内涵和外延

“南京学”是以1949年之前的南京为中心,研究其自然、人文和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地理、地质、气候、动植物、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社会、人类、民族、宗教、民俗、科技、语言、建筑和文献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以南京文化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和发展,提升南京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智力支持。“南京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科学。包括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和医学、农学、气象学、材料学等应用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就南京而言,着重研究南京的生态环境,如地理、地质、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因素对南京建都和城市发展的影响。它关注的焦点是,为什么南京会成为江南第一古都和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

2、人文科学(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及其基础学科美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文献学、考古学等,是指以人类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通过研究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文化,以揭示人类社会文化领域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就南京而言,着重研究历史人物在南京的精神活动,以及南京建城2500年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它关注的焦点是,南京在历史上曾经贡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的精神文明成果,以及南京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社会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人类学、社会学等,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就南京而言,着重研究南京的历史发展规律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它关注的焦点是,南京的兴衰起伏为什么与北方古都时而同频共振,时而背道而驰。

三、创立“南京学”的基础

“南京学”作为客观存在的一门学科,应该说,从公元前472年南京建城之日起就已经开始萌芽。时至今日,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地方学科条件已经成熟。具体说来,今天我们创立“南京学”,有以下几个良好基础。

1、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京占据了长江下游的特殊地理位置,三面环山、一面阻水的自然环境无疑是古代帝王定都的首选之地。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治家诸葛亮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南京拥有连绵的青山,逶迤的秀水,蜿蜒的古城,丰茂的林木,任何一景都足以令人陶醉。如果说,“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使南京拥有了无限魅力的话,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则铸就了南京这座古都的不朽灵魂。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南京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宝藏,既包括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遗址、湖熟文化遗存、南朝陵墓石刻、南唐二陵、明孝陵、明城墙、龙江宝船厂遗址、中山陵、总统府等物质文化遗产,又包括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剧小说以及南京云锦织造工艺、金陵刻经技艺、秦淮灯彩扎制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永乐大典》等文献典籍类记忆遗产。

2、集聚的名人群体

南京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独具魅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地域文化本身的浓厚底蕴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这一片土地上孕育产生过在历史上享有突出声望、做出过突出贡献、令后人无限钦仰的杰出人物。清代文人余怀《板桥杂记》中赞美南京:“衣冠文物,胜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

孙权、朱元璋、孙中山这样的开国伟人自不必说,他们的文韬武略,丰功伟绩,彪炳千秋;一代名将谢玄、岳飞、韩世忠、徐达、邓廷桢、徐绍祯,气吞山河,力挽狂澜,战功赫赫;一代名臣范蠡、诸葛亮、王导、谢安、王安石、刘基、曾国藩,励精图治,运筹帷幄,富国强兵,他们共同为南京乃至中华民族的和平发展与辉煌荣光奠定基石。历朝历代,南京这块沃土人文荟萃,群星璀璨,既有谢灵运、谢朓、鲍照、李白、刘禹锡、杜牧、李煜、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萨都剌、高启、纳兰性德这样的大诗人大词家,又有范晔、沈约、萧子显、裴松之、许嵩、周应合、张铉、解缙、姚鼐、陈作霖、朱偰这样的史学家和方志学家;既有支谦、康僧会、葛洪、法显、僧祐、陶弘景、达摩、法融、文益、可政、宝志、太虚、达浦生、丁光训这样的宗教人物,又有萧统、刘勰、颜之推、李煜、焦竑、李渔、汤显祖、孔尚任、吴敬梓、曹雪芹、袁枚、卢前、胡小石、唐圭璋这样的文坛泰斗;既有皇象、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萧娴这样的书法巨擘,又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萧绎、顾闳中、王齐翰、董源、卫贤、巨然、髡残、龚贤、郑板桥、徐悲鸿、傅抱石这样的绘画名家。科学技术领域亦是人才济济。南朝时期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明朝初年郑和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乘风破浪,直抵非洲,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佳话,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87年,南京由此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民国时期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布局奇巧,寓意深远,成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

3、雄厚的学术团队

南京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之一,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著名高校,这些高校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有关南京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和团体门类齐全,综合性的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市社科院、南京城市文化研究会、南京古都学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南京历史学会等;断代史方面的包括江苏省六朝文化研究会、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会、南唐文化研究院、南京明文化研究会、南京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等;专门性的有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南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会、南京钟山文化研究会、南京大学南京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南京城墙研究会等。这些高校、科研院所和学术团体,汇集了一批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研究力量,许多研究工作在全国处于学界领先地位。

4、丰硕的成果积淀

古往今来,南京独特的山川形胜和丰厚的历史底蕴,给世人提供了不竭的创作灵感和源泉。在南京诞生或以南京为主题的诗词歌赋比比皆是。创作者不仅有才子佳人,更有帝王将相和外来使节。诗词歌赋的门类众多,既有乐府诗、游仙诗、边塞诗,也有山水诗、宫体诗、怀古诗以及各类辞赋,其中流传下来的大多是经典之作,南京因此有“诗国”之称。

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给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留下了一批又一批不朽的文化遗产。文学方面,既有《世说新语》《昭明文选》《桃花扇》《儒林外史》《红楼梦》之类的巅峰之作,又有《文心雕龙》《诗品》之类的经典文艺理论和批评著作。史学方面,既有记录国家历史全景的《后汉书》《宋书》《南齐书》《元史》《永乐大典》,又有专注于南京地方历史全貌的《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洪武京城图志》《首都志》《金陵古迹图考》。书画方面,既有《古画品录》《续画品》之类的理论著作,又有《芥子园画谱》《十竹斋书画谱》之类的入门教材。宗教方面,既有不朽的佛教和道教典籍《抱朴子》《佛国记》《弘明集》《高僧传》《永乐南藏》《金陵梵刹志》,又有重要的伊斯兰教文献《天方典礼》《天方性理》《天方至圣实录》。科技医药等领域,既有《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之类的医药学名著,又有《首都计划》《科学的南京》之类的科技规划作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有关南京的学术研究呈现井喷的态势,出版的研究成果可粗分为以下四大类。一是文献古籍类,如《金陵全书》、“南京稀见文献丛刊”等;二是辞典图录类,如《南京词典》《南京大百科全书》《南京大屠杀辞典》《中国南京云锦》《南京百年风云》《南京历代风华》《南京当代风采》等;三是学术研究类,如《南京通史》《南京通志》《南京园林志》《南京水利志》《南京明清建筑》《南京民国建筑》《南京历代运河》,以及“六朝文化丛书”“十朝故都文化丛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等;四是大众普及类,如《朱元璋传》、蒋赞初《南京史话》、“可爱的南京丛书”“文化南京丛书”“我爱南京丛书”“品读南京丛书”“南京地标丛书”《南京的水》等。

由上可见,创立“南京学”学科体系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已经成熟。

四、“南京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针对拥有近2500年建城史的南京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历史上的独特政治地位和积淀下来的丰厚文化资源,我们开展“南京学”研究,须以历史为轴线,从地理、政治和文化三个维度着手,方能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达到进一步升华。

1、地理维度

从全国视角来看,南京地处我国东南地区,位于长江下游中部。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南京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脱颖而出,成为江南城市的杰出代表。

历史上的南京,地域范围变动不居。范围最大的时期是汉末至唐朝初年,南京作为扬州刺史治所所在地,管辖范围涵盖了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上海和福建等省;管辖范围最小的时候是楚国金陵邑、秦汉秣陵县以及唐代归化县、金陵县、白下县、江宁县、上元县,南京作为一个县级行政建制,堪称弹丸之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最终形成今天跨江而居的南京,其地域范围涵盖了玄武区、鼓楼区、秦淮区、建邺区、浦口区、六合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溧水区、高淳区和江北新区12个市辖区,总面积658702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32°37′,东经118°22′-119°14′,北接辽阔的江淮平原,东连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南京历史上地域范围的盈缩变迁,造就了南京既不因循守旧而又随遇而安、既不画地为牢而又顺势而为的个性。

南京在我国的区位,使它成为海派文化与内陆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运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点,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造就了南京开放创新、包容并蓄的特质。

从地理维度考察南京,我们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视角,以今天的南京主城区为核心,以南京市域范围为重点,兼顾历史时期的南京辖境和今天的江南地域变迁。

2、政治维度

据史念海先生统计,南京作为古都,前后定都时间共计450年,仅次于西安(1077年)、北京(903年)、洛阳(885年),名列中国古都排行榜的第四位。南京作为都城,政治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哈佛大学学者玛丽露丝·科勒曼在其所著《南京地方政治:1927-1937》一书中写道:“政治……多少世纪以来都是南京的主要‘产业’,是南京的悲哀。它的主要产品有围城、屠杀、劫掠、战火和残墟……这一点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在南京近2500 年的建城史中,孙吴、东晋、刘宋、萧齐、梁、陈,先后以建康(孙吴时期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今南京)为都,史称“六朝”,此后,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相继在南京定都。在定都南京的十个王朝和政权中,六朝、南唐和太平天国属于地区性的政权,明朝和民国属于全国性的政权。

六朝、南唐和太平天国虽然同为地区性政权,但是,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截然不同。

传统观念上,六朝是一个偏安王朝、短命王朝,或者用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的观点来说是一个汉人在江南建立的“流亡政府”。正因为是汉人建立的政权,所以在当时就被看作是华夏正统。《宋书·武三王传》云:“高祖( 指东晋大将刘裕)将还,三秦父老诣门流涕诉曰:‘残民不沾王化,于今百年矣。始睹衣冠,方仰圣泽。长安十陵,是公家坟墓,咸阳宫殿数千间,是公家屋宅,舍此而欲何之?’”隋灭陈后,隋文帝杨坚爱听“南朝旧乐”,称其为“华夏正声”《隋书·音乐志》。 南宋李焘《六朝通鉴博议》指出:“若夫东晋、宋、齐、梁、陈之君,虽居江南,中国也;五胡、元魏,虽处神州,夷狄也,其事又与孙、曹不同。”六朝都城建康作为中华正朔所在,其兴衰起伏,直接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盛衰。因此,确切地说,六朝是一个继汉开唐、存亡续绝的时代,是一个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代。

南唐作为五代十国之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偏安王朝。南唐政权以江宁(今南京)为中心,前后统治江淮地区将近40年之久。南唐全盛时期的地域包括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江西、湖南、湖北东部、福建,也就是说,我国中南部最富庶的地区大多属于南唐国。在五代十国这样一个分裂动乱的时代,南唐的存在时间超过五代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是十国中存在时间比较长久的一个国家。它不仅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地区性政权,而且是这一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唐政权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太平天国农民政权,自清朝咸丰三年(1853)定都天京(今南京),至同治三年(1864)天京沦陷,宣告失败,与清政府分庭抗礼达11年之久。太平天国军力曾经发展到数百万之众,势力遍及18省,攻克了600多座城镇。太平天国农民政权极大地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明朝和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定都南京的两个统一政权,与上述地区性政权相比,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将应天府改称南京,并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这是南京也是江南地区第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时间达54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以“天子守国门”为由,迁都北京,此后200余年间,南京成为留都,又称南都、陪都,但府部犹存,仍然是南方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明朝276年间,南京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政治符号、经济符号、文化符号。据统计,在洪武朝的31年间,明朝政府先后30次派使节对周边12个国家进行访问,有17个国家的使节先后135次访问中国;永乐年间,有60个国家的使节先后245次访问中国。明代南京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力既深且远。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南京在日本就是中国的代名词,“南京町”成为“中华街”的代名词。

民国南京载浮载沉,既饱受战火的侵扰和蹂躏,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和奇迹,可谓集辉煌荣耀与酸楚泪水于一身,融动乱纷扰与典雅安宁于一体。其中,1912年1月1日-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皇帝”一词成为历史的陈迹。孙中山在短短三个月的任职期间,在南京亲自发布了大量的通告,下令废除了许多封建陋习,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男人留辫子、女人裹小脚的恶习得到根本改观;老爷、大人、奴才、小人等反映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等级制度的词语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流行数千年的跪拜礼也被鞠躬礼所取代;长袍马褂向中山装、西装等多元化服装过渡。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京时隔15年后再一次成为民国的首都。为了巩固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提升首都南京的影响力,当时在全国各省都有以“南京”命名的街道。1931-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改变了南京的发展进程。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使得民国首都南京成为中国人的屈辱之地。经过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大礼堂举行,日军在南京签订城下之盟,南京成为英雄之城、胜利之都。

南京不仅仅是作为都城而存在,在非建都的2000多年里,南京因其“江南佳丽地”的独特江山形胜,或为王侯封国,或为帝国陪都,或为龙兴之地,或为封疆大吏的治所,如秦汉秣陵县、北宋江宁府、南宋建康府、元代集庆路、清代江宁府等,均是江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南宋张耒《怀金陵》中的“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可谓对南京“非都”时期地位的真实写照。

南京无论是在定都的450年,还是“非都”的2000余年,在历史上的紧要关头,每每首当其冲,忍辱负重,挺身而出。尤其是1840-1949年近百年来,南京作为东南地区乃至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内战不休和外敌入侵时,饱受战火的蹂躏,抢劫、强奸、屠城、废墟乃至城下之盟在这座城市屡屡上演。最显著的事例,一是1842年清政府被迫在南京下关江面与英军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30万无辜同胞被日军杀害。余秋雨《五城记》写道:“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我们同时也不应该忘记,南京更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最典型的事例,一是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建立民国,结束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二是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蒋家王朝的覆灭和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从政治维度考察南京,我们可以发现,自古至今,南京与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南京兴,则中国兴;南京衰,则中国衰。纵观中国历史,南京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坚忍不拔,忍辱负重,成为中华文明的避难所,荷载起救亡图存、传薪播火的重任,从而使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南京以其自身扮演的独特角色,为中华民族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

今天,我们开展“南京学”研究,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南京在政治上兴衰起伏的内因,及其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乃至发展高度、深度、广度和厚度的影响。

3、文化维度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文第二版序” 中写道:“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了。” 南京通江达海、南北交汇,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流、交融和交锋。不同的时代,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南京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南京在十朝建都的450年左右时间里(除了太平天国政权定都南京11年外),因其“金陵帝王州”的至高无上地位,引领时尚,指点江山,海纳百川,创新发展,义不容辞地承载起积累文化、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重任,责无旁贷地成为中华文明的中心。

六朝320余年,尽管是地区性政权,然而在历史的大动荡时期,义无反顾地承载起传薪播火、救亡图存的角色,都城建康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六朝的文学、艺术、史学、宗教、科技超迈前人,独领风骚,第一次使南方地区成为中国文化的高原,涌现了《兰亭序》《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后汉书》《宋书》《弘明集》《昭明文选》以及“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拼壁画等一座又一座文化高峰,制订了作文(《文心雕龙》)、写诗(《诗品》)、绘画(《画品)》等一个又一个国家标准。范文澜先生称:“军事上是北朝战胜南朝,文化上却是南朝战胜北朝。”

南唐立都江宁(今南京)头尾40年,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政治上无足称道,但是,文化上可圈可点。国学大师钱穆称赞南唐文物“尤为一时之冠”。其诗词书画独步天下,开创了一代文学之风。诗词以中主李璟、后主李煜造诣最深,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王国维曾评价其词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南唐书画则以宫廷画家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王齐翰《勘书图》等享有盛名。在五代十国纷争中,南唐成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

明朝时期,南京第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定都南京的54年,南京文化的成就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树立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级的标杆。我国古代辑录最为广博、内容最为丰富的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编纂的。全书正文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中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300年后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就是直接受到《永乐大典》的影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明代南京的城市建设和陵墓营造对同时代及清代城市建设和陵墓营造的影响。明朝南京城由内到外的四重城墙构造,不仅体现了南京至高无上的国都地位,而且在中外都城建设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南京明城墙不仅成为全国城墙的典范,而且南京明故宫也成为北京紫禁城的蓝本。明孝陵陵寝制度承前启后,独创新规,为以后500多年的明清两代帝陵所沿用,在中国古代帝陵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2003年7月3日,明孝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民国38年,南京作为首都历时22年,其中1927-1937是其黄金时代,俗称“黄金十年”。民国时期的南京文化,主要亮点体现在城市规划、科技教育等方面。 其中,为将首都南京打造成世界上一流大都市,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和古力治编制的《首都计划》,使南京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运用西方都市的现代功能、技术,采样棋盘街和放射状规划模式,进行分区规划的城市。这一时期,南京涌现出了一批现代化的科研机构和院校,如中央研究院、紫金山天文台、北极阁气象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大学、中央医院,同时在南京城内,兴建了大量的民国建筑,它们无不深深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除了上述六朝、南唐、明初和民国定都南京,接二连三地创造南京文化的辉煌之外,在清代200余年间,南京文化在守正中再创辉煌。李渔《笠翁传奇十种》、孔尚任《桃花扇》、王概等《芥子园画谱》、袁枚《随园诗话》、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等,堪称南京传世名著乃至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杰作。以龚贤为代表的“金陵八家”的绘画作品名闻遐迩。谭嗣同在南京撰写的《仁学》,被邹容称为“维新运动的《圣经》”。 杨仁山在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搜集中国失传的佛典经疏300多种,择要刻印了3000多卷,使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等重要佛教宗派的教义重新昌明。洋务运动时期,“西学东渐”以模仿西方兵工及学习科技文化为特征,在南京创办了金陵机器制造局等兵工企业,并兴办了江南水师学堂、陆师学堂等军事学堂,促进了我国军事文化的近代化进程。 维新变法时期至清末,南京的西学东渐以大量输入法律、政治等人文科学,改革文化教育制度为特征,兴办了金陵大学堂、金陵女子大学等培养新式人才的教会学校。

从文化维度考察南京,我们可以发现,南京文化文脉悠长,绵延不绝。南京文化屡次成为中国文化的高原,涌现出一座又一座文化高峰,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著,开创了文学、艺术、史学、宗教、科技、教育多方面的先河。

今天,我们开展“南京学”研究,就是要深入挖掘南京文化作为“天下文枢” 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全面阐述南京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进而发扬光大。

五、开展“南京学”研究的具体举措

“南京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 南京学” 研究院

研究院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也可以依托南京地区的某个高校设立。构成人员应当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不仅要有国内的知名学者,而且还要吸纳国外的学者参加。研究院要有固定的编制、固定的人员、固定的经费、固定的办公地点,研究院统筹指导南京学研究工作,整合资源和力量制订新时代南京学研究规划,组织实施重点重大项目。只有设立独立的研究院,有计划地组织多学科、多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国界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做到从全球化视野中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南京学”,推动南京文化的研究向更深层次、更高高度、更广范围拓展。

2、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盟

“南京学”研究不仅要有家国情怀,更要有全球视野。为了借鉴国内外相关城市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加强国内外城市间的学术交流互鉴,可以考虑牵头成立中国地方学研究联盟,将国内已经开展或正在开展地方学研究的相关城市,如北京、西安、洛阳、上海、杭州、 温州、延安,以及国外的相关城市,如汉城、伦敦、罗马等联合起来,定期举行全方位的深度交流合作。

3、设立“南京学”专家智库

开展“南京学”研究,专家智库必不可少。我们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造诣深厚、学有专长、国内外有影响、理论与实践方面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并建立专家智库,为“南京学”研究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4、举办“南京学”学术研讨会

“南京学”研究要在全国叫得响,在全球站得住,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研讨会无疑是最佳选择。南京每年可以组织一场大型的“南京学”国际或国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就“南京学”的研究进行研讨。此外,还可以举办讲座、座谈会、学术沙龙等。

5、出版“南京学”研究书刊

“南京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全媒体的宣传推广是必然的选择。传统媒介方面,创办《南京学集刊》,作为这一领域的核心期刊,刊登相关论文、信息,从不定期出版过渡到定期出版。同时,策划出版“南京学”系列丛书,整理前人成果,汇集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分成自然、社会和人文三大系列,予以出版。 新媒体方面,设立“南京学”网站,开通“南京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适时将相关信息发布传播出去。

6、建立“南京学”数据库

对现有与南京有关的方志、史料、文献、档案以及当代学界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数字化,建立起“南京学”数据库,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一个“南京学”的研究平台。

7、培植“南京学”研究人才

多年来,从事南京文化研究的人员一直比较少,有后继乏人之虞。就目前从事南京文化的研究人员来看,从事微观研究的学者较多,从事宏观研究的学者较少;从事专门学科研究的较多,从事中外比较研究的较少;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学者较多,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学者较少。“南京学”作为一门刚刚诞生的学科,培养后备人才迫在眉睫。一方面,我们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从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拔一批学有专攻并有志于从事“南京学”研究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就“南京学”研究方向面向全社会发布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培植和网罗国内外学者从事“南京学”研究,从经费上给予保障,从而更好地推动“南京学”研究的持续开展。

8、设立“南京学”研究基金

“南京学”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政府部门的扶持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光是依赖政府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运用产业思维,动员社会资本,来共同推动“南京学”研究的持续不断开展。

总之,在全球化视野下,在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进程中,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南京学”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系统、深入整理研究金陵文脉,传承弘扬南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富有家国情怀的公民,讲好中国故事中的南京篇章,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课题组负责人:卢海鸣,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南京出版社社长,南京城市文化研究会会长;本文为“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南京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研究》(18CB11)成果)

推荐阅读

入驻平台 :  百家新闻  |  搜狐新闻  |  今日头条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凤凰新闻  |  网易新闻

授权发布平台 :  新华日报  |  南京日报  |  中国江苏网  |  龙虎网

合作单位 :  他山石智库  |  上海福卡智库  |  北京国声智库  |  新华社  |  中国新闻社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搜索  |  千龙网  |  半月谈  |  凤凰网  |  新华报业网  |  扬子晚报网  |  网易网

总部办公地址 : 南京市玄武区黄埔路黄埔大厦24楼

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产业孵化基地105、106

联系电话 : 18936005819

电子邮件 : 11158218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