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关于加强中国古建筑消防工作,确保古建筑消防安全的提案_建言献策_《建言》_紫金智库

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祁志峰:关于加强中国古建筑消防工作,确保古建筑消防安全的提案

    更新时间:2022-03-09 16:48:26 编辑:紫金03点击:4200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中,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独具一格的古建筑更是源远流长,光彩照人。

          古建筑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负载着民族的精神。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加强我国古建筑的消防工作,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是保护我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一、古建筑防火的必要性

          1. 古建筑是某一地区、某一时代文化发展的标志,代表了当地特有的奇迹。它能反映文化发展的延续性,形象地说明历史的渊源和脉流。古建筑作为一种精神象征,能给予后人精神上的鼓舞和激励。

          2. 古建筑凝聚着古代先民和匠师的智慧,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水平和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等形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极好见证。我国古建筑除了自身的建筑艺术价值以外,还往往是文物荟萃之所,保存着大量的历史雕塑、绘画,还有大批瓷器、漆器、玉器等摆件,同时还保存着大量的古代碑刻,具有极强的文化欣赏价值。

          3. 古建筑还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许多古建筑现已被作为博物馆、旅游点,同各地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成为风景名胜,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给国家增添了大量的旅游收入。古建筑为城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是爱国和历史唯物教育的生动教材,对建设社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引起古建筑火灾的主要认为原因和存在的安全隐患

          1. 烧香祭祀的传统易引发火灾

          寺庙建筑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种类,及时宗教场所亦是旅游景点,每逢春节、清明去寺庙烧香祈福、烧香祭祖是许多地区百姓的一种习俗。寺庙建筑多为古建筑,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建筑内部消火栓设置已达不到现今消防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寺庙内常年有香火供奉,且属于人群聚集地,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正月去寺庙烧香祈福的香客更是居多,香火爆竹一旦不慎引发起火事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的话,将扩大成火灾,木结构的大片寺庙建筑和香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2. 自然灾害可能引发古建筑火灾

          现有的古建筑一般都安装避雷针、避雷网用作防雷保护,但不少设施由于环境湿度大,锈蚀、损坏严重,又几乎都没有定期检测维护,雷击时很难发挥作用。许多古建筑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时,均未安装避雷装置,极易被雷电波侵入造成失火;一些古建筑群不断地改建扩展,但单体建筑防雷接地之间没有作统一协调,易于造成雷电反击等火灾事故。如1969年9月,河北省避暑山庄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火。

     

          三、关于加强中国古建筑消防工作,确保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建议

          1. 采用新型的技术、设备和用品代替焚香等传统祭祀用品,从源头上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导致古建筑发生火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焚香等传统祭祀用品仍然在大量使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上已经涌现出来不少能够替代焚香等传统祭祀用品的科技类产品,既能满足相关场所和群众的实际使用需求,又能很好地降低古建筑的火灾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可以专门成立相关小组推动相关产品的应用,真正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隐患。

          2. 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巡查措施。

          古建筑管理与使用单位应严格古建筑内火、电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古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管道。在重点要害部位,应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

          古建筑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的安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古建筑还应尽可能都安装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

          3. 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由于大多数古建筑受地理位置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发生火灾后,不能完全依靠消防队赶来扑救,还必须完善自身的消防设施,以使火灾在初期阶段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城市中的古建筑应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在古建筑内安装消火栓,配置消防灭火器材。郊野、山区中的古建筑应修建消防水塔、消防水缸,保证消防应急用水,以便发生火灾时使用。天然水旁的古建筑还应修建消防码头,供消防车停靠汲水。

          4. 对古建筑进行防火技术处理,降低发生火灾概率。

          对已建的柱、梁、枋、檩、椽和楼板等主要木质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造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阻止火灾迅速蔓延。尽可能地解决防火间距和分隔。扩建、改建、维修的古建筑,设计时要注意防火间距。原有的古建筑周围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必须拆除,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防火间距,可按具体情况建立防火墙,实行防火分隔。同时,在不影响古建筑整体景观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修缮消防车道,以利于火灾扑救。

    上一篇:孙伟:进一步推动江苏南北园区高质量共建 下一篇:贺云翱:保护长江文物 弘扬长江文化 让“长江”列入国家文化公园


Copyright © 2015-2025.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智库联盟

本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紫金智库(南京智库联盟)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