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储东涛:率先构建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南京智库联盟线上直播大讲堂开讲

2020年08月31日 来源:紫金智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8月28日下午3点50分,南京智库联盟大讲堂“智引金陵2020”系列直播第三讲准时开讲。此次直播大讲堂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江苏省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南京政协智库专家储东涛为大家解读——率先构建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提出,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应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战略决策,也是促进国内外经济良性循环的战略谋划。储东涛教授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及其背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央部署,率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江苏(南京)作为三个方面进行了由浅及深的剖析。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及背景

“国际大循环”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1987年,国家计委工建副研究员曾向中央提出《关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很快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促成了当时“沿海发展战略”的提出。

今年爆发的疫情,使我国面对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疫情加剧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我国遇到了许多中长期问题,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同时,我国已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社会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国外环境变化的原因,也有国内经济发展的缘由,这是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做出的新选择,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央部署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

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以来,我多次讲,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党中央的决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长远的指导性:首先,必须从中长期、持久战的角度,把满足和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坚持以我为主的国内大循环,建立自主可控的国内外“双循环”体系。立足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党中央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战略之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率先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江苏(南京)作为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在长三角内部经济体量最大,有责任也有能力走在全国和长三角前列,坚持以省内循环为牵引,支撑国内外“双循环”畅通运行,为全省和全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要鉴定维护和提升消费发展好势头。不仅要施行各种政策、措施和办法,包括继续发放“消费券”、搞活“夜经济”和见面企业税费、租金等,关键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问题。

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在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以更大力度、更准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的投资进度,并继续排列和储备项目,力争形成储备、建设、投产的良性滚动格局,使得促销费与扩投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要增强信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积极防范订单风险;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通过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加强互联互通,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标杆,推动“双循环”在更广领域、更高层面和更大空间良性互动。

要千方百计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不断激发其市场活力,从而造就一大批竞争力很强的领军型企业,增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把控力。

推荐阅读

入驻平台 :  百家新闻  |  搜狐新闻  |  今日头条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凤凰新闻  |  网易新闻

授权发布平台 :  新华日报  |  南京日报  |  中国江苏网  |  龙虎网

合作单位 :  他山石智库  |  上海福卡智库  |  北京国声智库  |  新华社  |  中国新闻社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搜索  |  千龙网  |  半月谈  |  凤凰网  |  新华报业网  |  扬子晚报网  |  网易网

总部办公地址 : 南京市玄武区黄埔路黄埔大厦24楼

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产业孵化基地105、106

联系电话 : 18936005819

电子邮件 : 11158218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