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一直占据“半壁江山”。服务业不仅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举措,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依然存在着创新不足、效率不高、产业融合不深和治理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为此,要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和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夯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基础
影响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多元经营主体。多元共存的服务业经营主体,是服务业发展的支柱,既要致力于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又要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发展拓展空间,形成多层次经营主体互助共促的新局面。当前,中小微服务业企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贡献者,但发展困难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政府要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帮助中小微服务业企业解决融资难、人才缺和数字化转型能力弱等问题,以此增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的供需匹配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和壮大多元且富有竞争活力的经营主体,关键是打破部分服务业领域的垄断行为,积极有序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业行业领域逐步取消准入限制。对涉及重要民生领域的教育、卫生、体育等行业,稳妥放宽准入限制,清理不合理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准入限制,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
构建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和开放的治理机制
我国服务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渗透,传统商业模式逐渐被取代,服务业新模式快速成长,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技术条件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理解优质高效服务业新特征需要全新的视角,尤其是要立足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构建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和开放的治理机制。
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政策,顺应现代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建立企业数字化管理机制,形成边界明晰、分工协同、平衡互动的治理结构。把握数字平台的发展特点,以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妥善处理多元利益与矛盾,权衡规模效应与竞争效应,完善平台经济的长效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发展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电商服务等数字化前沿业务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对接国际服务经贸新准则,倡导有利于我国的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进一步增强中国对服务贸易新准则的参与权、话语权和治理权。
建立普惠共享的服务业发展机制,让服务业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服务业与民生息息相关。服务业发展改革必须以最大程度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改革成果显著,但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服务业发展落后,这就需要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城乡服务对接,不断提升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缩小城乡服务业发展的“鸿沟”。
一是推动城乡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服务对接和资源共享。通过优化服务资源配置,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城市水平的优质服务。二是加大对农村服务业投入力度,提升农村服务业基础设施水平,推动农村服务业转型升级,拉近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水平。三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缩小城乡服务方面的“鸿沟”。数字技术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不仅是优质高效,更可能是普惠共享。数字技术在生活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偏远的农村地区也可以同样享受城市优质服务资源,这是缩小城乡服务资源差距、加快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举措。比如,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医疗、教育行业的在线教育以及护理行业的智慧养老等模式,正在让不同地区的居民平等受益于优质公共资源,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又如,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乡村振兴实践的新动力,农民将种植、仓储、物流信息上链,不仅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管理,还可以产生品牌溢价,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未来,要加快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力度,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以服务业数字化改造为主线,依托数字平台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贸物流等服务资源下沉或匹配到广大农村地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服务民生的各类数字平台,让优质服务资源惠及全体人民,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建立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机制,在融合发展中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跳出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即充分发挥其渗透功能强的特征和优势,通过服务业与相关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双赢格局,以此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现代服务业赋能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通过制造业的需求拉动现代服务业的升级。建立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机制,关键是要协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运营模式与发展需求,优化数据要素在行业间的共享与流动,畅通工业互联网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渠道,加强数据基础和应用场景,促进形成开放的产业生态,释放平台的协同效应。推动建立具有共同适用性的行业规范和政策法规,探索新的划分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制造业园区向“制造+服务”升级,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耦合发展。优化对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准入门槛设置,建立针对数字化优化的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强化质量标准,加强大数据、算法等技术在质量监督中的应用。
加强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服务标准化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标准化建设是服务质量和品牌培育的重要支撑。目前来看,我国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比较滞后。要引导企业树立以服务标准化、品牌化为基础的优质服务导向,保障服务质量、服务体验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高质量推进服务业发展还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鼓励开展服务质量认证与达标评价,推动当地政府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共建服务业行业标准和品牌标准,以指导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培育。以标准化促进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和服务过程程序化,保障优质服务体验获取和服务品牌增值。针对数字经济发展中涌现的新业态模式,根据其性质和特征,完善服务标准体系,建立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中国标准。(夏杰长)
来源:学习时报
入驻平台 : 百家新闻 | 搜狐新闻 | 今日头条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凤凰新闻 | 网易新闻
授权发布平台 : 新华日报 | 南京日报 | 中国江苏网 | 龙虎网
合作单位 : 他山石智库 | 上海福卡智库 | 北京国声智库 | 新华社 | 中国新闻社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搜索 | 千龙网 | 半月谈 | 凤凰网 | 新华报业网 | 扬子晚报网 | 网易网
总部办公地址 : 南京市建邺区白龙江东街9号金鱼嘴基金大厦B2栋903
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地址 : 南京市建邺区白龙江东街9号金鱼嘴基金大厦B2栋903
联系电话 : 13022567589 18936005819
电子邮件 : 1115821846@qq.com
本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紫金智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9 南京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50346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