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对实现新时代科技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挖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是实现新时代我国经济进一步突破和深度发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深度广度持续拓展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更加系统化地拓展和优化生产要素的内容及组合。新质生产力高度契合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牢牢握住了科技与经济的两端,是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枢纽。新质生产力能够依托科技创新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方面,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消费、管理等多个领域。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以及资金支持,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快速应用和转化。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当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也处处体现着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驱动要素。从产业层面看,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催生出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从技术层面看,我国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已经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吸引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进一步释放科技的巨大潜力和威力,挖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潜能,培育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构建创新、创业和创投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
锚定创新这一核心驱动力和竞争力,构建创新、创业和创投三位一体的创新生态系统。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创新生态系统是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性、前提性支撑。推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产出,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一是培育优质的创新土壤,打造创新生态优势,提升“硬科技”实力。一方面,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系统性、组织性创新发展,政府主导、协助推动建设一批集群性的科技创新联合体,有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的配置,以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科技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聚焦高新技术、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技术、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的突破性发展。另一方面,跨越边界,加强多方主体的协同性创新参与,打造系统性的科技创新协作平台,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强化政府的主导性和企业的主体性创新地位,鼓励在政府组织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协助等多方参与的形式下有意识地进行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平台,互通科技创新信息,打破信息壁垒。
二是开辟发展创业新领域新赛道,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政府支持和协助设立一批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创业项目;强化创业组队合作和创业成功示范引领,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带动科技人才领衔创业;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和辅导,塑造优质的创业文化和创业精神,从科研人才中培育一批综合性的科技型企业家;重点针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成长特点,在人才引进、引资融资、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精准的帮扶服务。
三是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创投赋能科技创新。发挥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机构的投资赋能作用,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培养创业投资队伍,以国有股权投资基金等引导和带动创投机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领域,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投资赋能科技创新发展,出台对行业“募投管退”各个环节的支持性和监管性意见、细则。
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先立后破,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同时,注重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向“未来化”“高端化”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需要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塑造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向升级,形成以科技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生产力基础。
第一,分区域、分重点、分环节地进行产业战略布局,并因地制宜灵活制定发展策略,形成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整个经济结构的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以深圳市为例,要求统筹各区“抢位+错位”发展,结合各区资源禀赋布局产业链,培育千亿级服务业集群,福田区提出打造“全球服务”闪亮品牌,罗湖区提出打造“世界服务商”品牌,盐田区聚焦“深港”和“海洋”等积极培育独特的新质生产力,各区根据资源禀赋科学布局产业发展集群,促使产业链价值增值。
第二,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落地转化和应用,架起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桥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换。一方面,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搭建科技成果交流和转化平台,实现人才、科技成果、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实现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应用的贯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释放超大规模的国内、国际市场,明确科技成果的功能性应用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从需求侧出发倒逼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应用,创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科技成果“接地气”才更有经济生命力。
第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配合和集群生态的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渐进性或突破性转型升级。
防范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治理风险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保障机制,防范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风险。营造高质量发展新秩序,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一是对于医药、生命科学、军工、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推进科技伦理体制机制建设,明确科技成果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细则,形成完善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二是协同相关科技、产业、行业的社会团体,统筹加强常态化风险监管,建设科技伦理风险识别、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数据库,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保障机制。
三是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方面,应当完善风险防范体制机制,进一步为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优化营商环境,有针对性地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风险识别机制、人才政策评价机制、产业政策评价机制、安全预警机制等。另一方面,鼓励、指导和监督企业自身建立风险管控部门,完善内部风险管控体系,防范内外部出现科技伦理、经济发展、法律监管等各种风险。
四是对于以科技为支撑的信息化流通,防范第三方、消费客户群体等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风险。明确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的部门、平台、个体的权责,规范个人信息保护、隐私保护的执法运行,完善公益诉讼保护机制,建设统一的以风险规制为导向的个人信息保护和隐私保护机构,应对科技与经济生活深度融合可能带来的各种信息安全风险。
来源:经济日报
入驻平台 : 百家新闻 | 搜狐新闻 | 今日头条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凤凰新闻 | 网易新闻
授权发布平台 : 新华日报 | 南京日报 | 中国江苏网 | 龙虎网
合作单位 : 他山石智库 | 上海福卡智库 | 北京国声智库 | 新华社 | 中国新闻社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搜索 | 千龙网 | 半月谈 | 凤凰网 | 新华报业网 | 扬子晚报网 | 网易网
总部办公地址 : 南京市建邺区白龙江东街9号金鱼嘴基金大厦B2栋903
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地址 : 南京市建邺区白龙江东街9号金鱼嘴基金大厦B2栋903
联系电话 : 13022567589 18936005819
电子邮件 : 1115821846@qq.com
本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紫金智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9 南京智库联盟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50346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