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建言】关于大力建设产业强市、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建议案

2023年10月18日 来源:紫金智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23年6月13日南京市政协十五届三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十四五”时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关键时期,也是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建设产业强市、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对于稳住经济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

一、实践和成效

南京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势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集群效应加快显现,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稳步增强。

(一)产业规划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加快布局。一是出台系列行动计划。出台了2+2+2+X”创新型产业体系系列行动计划,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高点、赢得主动。二是构建产业集聚区。构建起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一谷两园”、新能源汽车产业“4+1”产业集聚区、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六大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一核两翼”、人工智能产业“一带引领、两极支撑”等空间格局。三是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被评为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基因与细胞技术成为首批江苏省创新型产业集群,江宁区智能电网、江北新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雨花台区轨道交通动力装备入选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二)龙头效应不断增强,优质企业茁壮成长。一是壮大规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取得新突破,由2019年的2631家上升到2022年的4465家。二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6家。成功举办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三是催生独角兽、瞪羚等高成长性企业。2022年全市独角兽、培育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共计535家,上市企业10家,同比上一年新增66.7%。

(三)技术攻关全力推进,创新动能加快释放。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T3科技平台等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高性能处理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集群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一批揭榜攻关项目,鼓励各类创新主体集中力量攻关。三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以“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联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约为六成。

 

(四)对企服务精准供给,产业生态持续向好。一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广运用“宁对接”平台,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聚焦创新型产业发展体系和支柱产业,举办2023“宁工品推”重点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二是推进数实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制造融合,2022年实施1300个以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累计发布应用场景1200个以上,遴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三是创新提升服务效能。成功举办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南京)软博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创新服务大会等活动,着力解决产业链重点企业发展难题。

二、困难和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同时科技、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力建设产业强市、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集群竞争优势不够突出。一是产业集群规模总体偏小。目前我市仅有1个七千亿级和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与国内、省内对标城市存在不小差距。二是龙头企业在数量、质量上水平提升不够。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偏少、发展能级不高,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数量有限,目前还没有一家央企总部单位和地标型企业,导致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集群建设后劲不足。三是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足。如先进制造业方面,“十四五”以来到2022年,100亿元以上新建项目仅2个,50—100亿元的仅4个。

(二)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一是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多数高端芯片、高端监测仪器、集成电路和高端数控机床依赖进口;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多个环节缺乏自主可控能力;高端装备领域的很多技术卡在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上。二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存在短板。缺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支撑,企业创新能级和投产达产效率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三是高端人才集聚效应还不明显。人才招引、留任政策的导向性、显示度和精准性还有待提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所需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供给不足。

(三)产业发展生态仍需优化。一是产业规划缺乏统筹。从部门分工来看,缺乏全市层面对产业集群的高位统筹和统一调度。从区域板块来看,对市域范围内各区、各板块核心特色产业链规划建设的统筹协调不够,存在一定程度“内卷”。二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强。2022年以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紧张,对国内各领域造成冲击。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的协调保供应对机制不够健全,协同处置能力有待提升。三是助企惠企政策精准度不够。与周边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产业政策优势不够明显。财税、金融政策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四是干事创业的激情仍需提振。部分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理念和思路不能很好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服务担当的意识不强,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放”的步子还不够大。

三、对策和建议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南京必须牢固确立制造立市、产业强市的鲜明导向,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围绕规划、科技、人才、政策等方面进一步优化产业集群生态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一)突出整体规划,统筹产业集群发展

1.打造市级联动发展平台。成立产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整合资源,定期调度培育推进,协调解决产业布局、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困难。强化市域一体化,全面构建起上下联动、板块配套、部门协作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平台、资源等叠加效应。梳理优势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关键问题、关键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为创新资源引入、研发载体、平台建设提供指引。

2.拓展优势产业承载空间。积极引导各园区、各板块将主导产业细化、错位,打造一批优势更突出、特色更鲜明的细分领域产业集群。积极探索“新型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的一体化园区发展模式,保证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创新知识充分共享、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实现空间形态上的“群区合一”。

(二)搭建平台载体,强化创新驱动赋能

3.发挥重大创新平台辐射效应。推动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不断提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谋划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以及“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场”等重大设施和平台,建好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江苏省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江苏省高档数控机床及成套装备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4.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研究出台《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指引》,布局组建一批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重点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优势先导产业领域,引导各创新联合体主动梳理共性关键技术需求,绘制“卡脖子”技术全景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联合攻关,制订行业标准。

5.面向产业需求引领高水平人才集聚。同步规划产业发展和人才发展,同步绘制技术图谱和人才地图,同步建立领军人才数据库和急需紧缺人才数据库,为精准引智、产业布局导航。统筹推进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生力军和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通过国际合作、设立研发中心等形式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科学设置引进人才评估指标的权重,向研发成果、专利转化等方面倾斜。完善分层分类服务保障机制,重点关注人才安居及子女入学需求,大力发展租赁型人才住房,试点“租售同权”配套入学政策。加大人才培养支撑,围绕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专项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和未来产业学院建设。

(三)优化发展环境,放大政策叠加效应

6.进一步激励干部敢为善为。更大力度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大力弘扬“四敢”导向,引导干部认真学习新思路、新办法,主动研究新产业、新技术,做到既懂专业、懂资本、懂市场,又会招商、会招才、会服务。健全完善多元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以“五拼五比晒五榜”竞赛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产业强市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7.在管理上取事权“下限”,在服务上取事权“上限”。持续深化“放管服”,最大幅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给企业留下足够自由的空间,营造更为宽容的发展环境。在招大引强的同时,注重为本土存量企业赋能,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滚动出台减负政策措施目录清单,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实涉企保证金和生产要素优惠政策。依托“宁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推出“政策计算器”,实时汇集国家、省、市政策信息,帮助企业享受资金奖补、融资扶持、科技创新等政策精准匹配。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把脉”各项惠企政策执行和落地效果。

8.放大财税金融政策“乘数效应”。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探索构建“一集群一基金一专项”体系,分批设立若干产业集群专项基金,确保每一产业集群至少有一只对应基金专注支持。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梯度培育体系,支持有条件上市企业“应上尽上”。发挥创投基金识别、挖掘、培育优质创新项目功能,推动创投机构与优质项目高效对接。加快建设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推出普惠金融顾问功能,深挖细掘产业需求,把脉问诊企业发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

9.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塑造发展新优势。充分利用“宁对接——南京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南京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平台”等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服务生态,输出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更好发挥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大力推动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钢铁、石化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支持“链主”企业打造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集成互联,加快打造一批投入产出效益好、周期短、易操作的典型示范标杆,征集推广优秀案例和通用方案,让企业甩开包袱、少走弯路。

(四)分类精准施策,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10.重点发力提升优势产业。加速建设国际软件名城,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深度耦合,重点加码以工业设计软件、仿真软件等工业软件为代表的新业态,成立市工业软件供应链协同创新联盟。聚力构建世界级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先行示范区,深入推动智能电网与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通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应用场景示范建设与智能电网产业协同发展。

11.拓宽赛道做强先导产业。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巩固芯片设计领域优势,集聚更多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环节企业,突破高端芯片设计、核心装备及材料器件等关键环节,布局新一代微纳电子与光电子芯片领域,提高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国产化配套能力。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能级,推动国际创新资源导入,强化江北新区“基因之城”建设,支持探索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转化应用,前瞻布局合成生物学、基因与细胞治疗、中医药等特色领域,实现与上海、泰州等地的错位发展,加快促进产业集聚。

12.集智攻关突破潜力产业。加速构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生态圈,重点攻坚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技术、智能感知等共性技术、5G等工业适用性技术,支持龙头企业输出智能装备产品和服务,全力推进“两化”融合、软硬件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培育生态主导型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整车企业,增强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等关键系统基础能力,推动整车企业横向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13.探求策动“核爆点”未来产业。高标准建设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动人工智能与5G、VR/AR、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加快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瞄准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迫切需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依托生物医药产业联盟,进一步统筹科研力量、临床和产业资源,发展特色优势的基因与细胞产业。鼓励各区各板块依托既有产业基础,打造相应的数字城市元宇宙应用场景。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有序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建设和规模化商用。推动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规模化应用,支持化学储能等新一代储能装备的研发和规模化试验示范。

来源:《建言》2023年第14期

推荐阅读

入驻平台 :  百家新闻  |  搜狐新闻  |  今日头条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凤凰新闻  |  网易新闻

授权发布平台 :  新华日报  |  南京日报  |  中国江苏网  |  龙虎网

合作单位 :  他山石智库  |  上海福卡智库  |  北京国声智库  |  新华社  |  中国新闻社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搜索  |  千龙网  |  半月谈  |  凤凰网  |  新华报业网  |  扬子晚报网  |  网易网

总部办公地址 : 南京市玄武区黄埔路黄埔大厦24楼

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产业孵化基地105、106

联系电话 : 18936005819

电子邮件 : 11158218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