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审计局局长、市政协委员姬桂玲:突破民企“融资难”瓶颈 为创新名城建设“把好关开好路”_新闻动态_紫金智库

新闻动态

南京市审计局局长、市政协委员姬桂玲:突破民企“融资难”瓶颈 为创新名城建设“把好关开好路”

    更新时间:2019-06-22 14:32:06 编辑:紫金03点击:3470

    审计工作是今年地方“两会”关注的一个话题。1月9日,南京市“两会”期间,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政协委员姬桂玲做客南京报业集团融媒体访谈直播间,介绍了审计监督工作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以及如何优化资金扶持环境,突破民企“融资难”的瓶颈。


    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姬桂玲(左)

    聚焦创新名城建设 审计工作积极“出谋献策”

    姬桂玲介绍,南京市审计局在2018年围绕创新名城建设,重点对创新政策、高层次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及其专项资金绩效情况实施了跟踪审计,涉及8个高新园区171家科技型企业、90家众创空间、75家科技孵化器、47家研发机构;同时,对655家市级高层次人才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对272家重点企业开展实地抽查。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实施的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显著,“两落地一融合”推进有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增强,金融与科技融合更加深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姬桂玲表示,市审计局在创新政策落实方面,提出了完善创新政策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和贡献度、创新政府投入多元化扶持方式等9条建设性建议。“针对高层次人才政策落实,提出了完善人才评审机制、推动高层次创业人才项目落地、建立和完善人才优先发展的法治保障机制,更好地优化人才服务的外部环境等建设性意见12条,这些意见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采纳。”

    政协提案:优化资金扶持环境 突破民企“融资难”瓶颈

    创新型企业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角,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型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17年末,南京市被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1522家,高新技术企业1844家。姬桂玲表示,市审计局通过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调查发现,尽管近年来南京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财政扶持政策在对企业自主创新瓶颈问题的解决、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这次参会,姬桂玲结合2018年审计结果,提交了《优化南京资金扶持环境,突破民企“融资难”瓶颈》提案。该提案分别从依据科技创新活动生命周期,找准财政扶持政策的切入点;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向创新领域集聚;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从需求端拉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构建信用评级体系,解决创新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等五个方面,提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当好政策落实“督察员”为创新名城建设“把好关、开好路”

    2019年,南京市审计局找准审计监督与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以更大力度对创新名城建设两个一号文件落实情况开展政策跟踪审计。姬桂玲表示,首先要全面关注,在各项审计中始终高度关注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当好政策落实的“督察员”。二要突出重点,聚焦推动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市区审计机关联动对全市15个高新园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三要加强创新理念,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三项机制”要求,正确处理好依法审计和实事求是的关系,坚持容纠结合,努力审出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审出敢试敢闯的首创精神、审出担当负责的干事激情,为创新名城建设“把好关、开好路”。

    上一篇:南京智库联盟组织政协委员赴溧水调研垃圾分类、厕所革命 下一篇:融媒体访谈 | 市政协委员李雁:不断提升精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Copyright © 2015-2025.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智库联盟

本站所刊登的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紫金智库(南京智库联盟)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