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肖睿:碳达峰、碳中和——挑战、机遇与实现途径

2021年05月19日 来源:紫金智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今年当仁不让的关键词。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向世界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去年底,江苏提出了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518日“十四五”规划下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碳”机遇交流会上,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肖睿碳达峰、碳中和——挑战、机遇与实现途径”进行了主题分享。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肖睿介绍到,碳就是二氧化碳,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增加,当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一定的峰值,就叫碳达峰;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通过使用最先进的可再生能源等节能减排以及植树造林等方式,二氧化碳排放会逐步回落,这是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最后达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平衡,此时的净碳排放为零。先有碳达峰,再有碳中和,这是一个必经过程。

我国要实现碳中和,面临了不少的挑战。肖睿介绍,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因为较早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能源消耗量逐渐下降,所以已经完成了碳达峰,比如欧洲很多年前就已经碳达峰了,美国也基本上实现了碳达峰。但是碳中和世界各国都还没有做到。欧盟、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都列出了自己的碳中和“时间表”,计划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加州因为新能源使用比例较高,提出希望在2045年就率先达到碳中和。因此,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对我们的挑战是非常高的。

我国碳中和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一个高碳的体系,以化石能源为主,占比高达85%左右,煤炭占57%,燃煤发电占到整个发电量62%。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新能源替代实现能源结构转型,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其次,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大且仍在增长中,目前我国碳排放总量大概是每年100亿吨,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是美国的两倍、欧盟的三倍,要把这么大的排放量中和掉,要付出很高代价。此外,按照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来看,留给我国碳中和的时间较短。欧盟、美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分别有71年、43年的时间,所以他们比较从容;而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因此任务较重。我们应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为达成碳中和预留更多时间。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我国之所以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了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因为我国已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底气。以江苏为例,这几年每年GDP在增长,但是能源消耗基本上是持平的,也就是说,经济的高质量增长与能源消耗是脱钩的,这就是碳达峰的预兆,我们已经具备了碳达峰的基础。而在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向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升级,可再生能源比例将从目前15%提高到85%,带来大量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机会;我国光伏、风能等产业规模现居世界第一,具有产业链优势,可以促进新能源装备出口等,这些都是机遇。

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科技赋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关键。为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除了做好减法外,归根结底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鼓励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绿色原始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学科支撑作用,加快部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二氧化碳用作原料生产化工产品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在吸收侧的措施,除了植树造林,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关键。即使减排到最后,也还是要用到一部分化石能源,如何把这些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和掉?植树造林效果有限,还是要依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推荐阅读

入驻平台 :  百家新闻  |  搜狐新闻  |  今日头条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凤凰新闻  |  网易新闻

授权发布平台 :  新华日报  |  南京日报  |  中国江苏网  |  龙虎网

合作单位 :  他山石智库  |  上海福卡智库  |  北京国声智库  |  新华社  |  中国新闻社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搜索  |  千龙网  |  半月谈  |  凤凰网  |  新华报业网  |  扬子晚报网  |  网易网

总部办公地址 : 南京市玄武区黄埔路黄埔大厦24楼

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产业孵化基地105、106

联系电话 : 18936005819

电子邮件 : 111582184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