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做好创新文章 持之以恒走创新名城特色之路

2020年05月14日 来源:紫金智库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万瓦级复合激光加工工作站内,科研人员正在操作机器人进行激光试验。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创新治理体系,扎实推动创新名城建设,今年1月2日,中共南京市委决定成立创新委员会,作为专门负责创新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5月6日下午,市委创新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对进一步提升创新工作组织化程度、深入推进创新名城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本期圆桌会聚焦:做好创新文章,持之以恒走好创新名城特色之路。

本期嘉宾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白明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 刘瑞翔 

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任研究员 程俊杰 

主持人:南报融媒体记者 宋广玉 


创新驱动有了一个顶层设计架构

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南京成立市委创新委,加强对创新名城建设的顶层设计。在您看来,南京的这一举措,对于推动创新名城建设、促进创新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

白明:南京成立市委创新委,使得创新驱动有了一个顶层设计架构。创新是一项高度集成化的、需要协同推进的活动。以往的创新驱动,发改、工信、工商、税务等部门都在推进,但这种跨部门之间的创新,缺少协调不说,有时候还会相互牵制。南京在全国较早设立市委创新委,既可以通过一个专门机构来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创新协调问题,也可以从创新体制机制上,对全市各个部门的创新功能进行整合并全盘规划,将一个个创新任务落到实处。打个比方,创新委是1,各个部门是N。没有创新委之前,各个部门之间的创新协调是1对1,即便只有5个部门,其相互协调的排列组合可能就要有十几次甚至更多。现在有了创新委这个顶层架构,创新协调就是1对N,协调效率高多了。 

刘瑞翔:南京作为我国著名科教城市,创新资源比较丰富。但丰富的创新资源分散在各个角落,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和创新氛围,也难以形成推动创新的有效抓手。创新委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可以更好地整合现有科创资源,塑造创新所需要的环境和氛围,并通过顶层规划设计、政策制定统筹、重大事项协调、督查考核评估等,形成推动创新的体制和机制。 

程俊杰:创新委是南京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部署、立足实际加快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机制创新。对于促进南京创新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有助于契合创新特征。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日益兴起,颠覆性科技创新逐渐取代了原来累积性科技创新的主导地位,创新越来越呈现出高技术性、高渗透性、高不确定性等特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革命大趋势,需要开展科学、深入、完善的顶层设计,而这正是创新委的主要功能和目的。 

有助于衔接创新过程。创新是包含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知识生产和价值创造两个阶段。过去我们往往更关注知识生产,我国知识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小于价值创造差距,从而造成知识生产与价值创造之间的脱节,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整体贡献率不高。创新委提出抓实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和“一室一中心”建设等重点任务,实际上都是着力于畅通创新过程,提升价值创造。

有助于协调创新部门。创新过程复杂、主体多样,相应的部门众多,容易产生管理和服务的碎片化,成立创新委可以有效防止“九龙治水”,便于强化政策的系统性、协调性和集成性,形成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发展合力。 

当然,要切实发挥好创新委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当前,科技创新迭代速度加快,政府的创新认知和治理能力需要不断进化,顶层设计要尽量开放化、广泛化和柔性化。要注意尊重市场规律,尤其是在创新的价值创造阶段,应该避免过度的微观干预。二是政府部门之间关系,激发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研”“发”结合好,能形成世界级创新发展水平

记者:说到创新,南京作为科教名城,不仅创新资源极其丰富,而且是醒得早也起得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率先启动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南京持之以恒抓创新,培育了一大批新企业、新动能、新增长点。今年一季度,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南京全市GDP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全国前列,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韧性和稳健态势。不过,和深圳等城市相比,南京在创新发展上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白明:南京创新资源丰厚,高校和科研院所多,为什么创新效果或者说创新产出不如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的深圳?我觉得原因在于南京的“研”做得好,而深圳的“发”做得好。在我看来,“研发”协同是创新的关键。相对而言,“研”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发”主要集中在企业。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多,“研”的成果较多,但本地转化率相对较低,本土企业转化科研成果“发”的力量不够。深圳本土科研资源少,“研”的力量不是特别强,但企业善于利用国内外科研资源,善于转化他人科研成果,“发”的力量突出。不过,深圳这种创新发展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研”与“发”之间有所脱节。科研机构的“研”和企业“发”之间的需求会存在一个时差,很难做到同步。有时候,科研机构“研”的成果可能企业并不需要,而企业需要的“发”,科研机构并不能做到同步上马。未来的高端制造业竞争中,“研”与“发”之间不可能长期分割。比如美国的创新,既有高校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也有微软、谷歌研究院的应用研究。南京成立创新委,把“研”与“发”结合好,可能会形成世界级的创新发展水平。 

刘瑞翔:南京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发展,也取得了较好业绩。但和深圳、北京等城市相比,南京在促进科技企业发展上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南京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但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不是集中在科技企业手上。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来说,考核其业绩的标准是论文和项目,而不是科技成果转化;其次,南京不缺高水平的工程师,而缺少有影响力的创业者。南京高校众多,国内很多大企业如华为等在宁设立研发中心,但南京缺少马云、雷军、刘强东等那样有影响力的创业者;再次,创新发展没有找到突破口。比如,南京在电子通讯领域,不但有著名的东南大学通信专业,也有14所这个亚洲第一大所,还有熊猫集团这样历史悠久的著名企业,却始终没有出现像华为、阿里巴巴等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 

程俊杰:表面上看,制约南京创新发展因素有不少,比如南京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招引扶持企业的力度难以匹配杭州、合肥等其他同等城市,产业结构偏重等。实际上,最根本因素是市场化不足。一是体制内单位集聚了较多创新要素。作为科教名城,南京集中了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但大多集聚在体制内单位,它们的创新应用导向和成果市场转化意识不强。二是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创新意愿相对较弱、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三是政府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南京在营商环境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改进,但管理理念尚未完全转变成服务理念。 


先行先试 占据创新发展制高点

记者:南京市委创新委第一次会议提出抓牢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高新园区改革、“一室一中心”建设等,围绕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和新都市“四新”行动,做好创新文章。您觉得南京做好创新文章的着力点在哪里?新形势下推进创新名城建设,南京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白明:南京的创新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创新资源丰厚,但散落在各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中,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创新平台。也因此,各个创新资源之间,存在各自为政、重复研发等问题。这次南京成立市委创新委,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以创新委为基础,打造一个创新资源各有侧重、错位发展的统一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乃至企业之间创新资源的共享,打通上游“研”与下游“发”之间协同发展的通道,以“研”与“发”的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创新平台扬长避短。这件事做好了,南京会很快跃上新的产业发展前沿。在我看来,创新委这种高起点创新平台,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南京在这方面先行先试,抢抓创新发展机遇,牵头形成支撑创新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会产生很大的创新发展效应,进而占据创新发展制高点。 

刘瑞翔:当前南京城市内的科教存量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国企,这种均衡状态限制了南京科技创新潜力的释放。如何打破现有的均衡状态,将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从体制内向市场流动并转化为现实的科技生产力,是南京做好创新文章的着力点。从增量资源来看,短期应通过市场化改革,塑造好的创业氛围和创业环境,让更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敢于创业和乐于创业;长期应瞄准前沿方向,在某些关键领域和方向形成创新集群和创新链,在全国范围内打出品牌,把更多人才吸引到南京创业。 

新形势下创新名城建设,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打造适宜创新创业的软硬环境。良好的硬件环境可以降低创新的成本,自由、宽松的软环境更能激发科研人员灵感。可以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标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杭州等城市,分析南京在创新环境上到底存在哪些不足,并根据分析结果加以改进;二是充分利用南京科教资源丰富优势,鼓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在宁事业单位人员创业;三是做好招商引智工作,通过打造创新集群和创新链方式,在某些前沿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南京创业;四是政府和企业一起努力,培育一批像华为、腾讯、阿里这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打造出一张南京自己的创新名片和品牌。 

程俊杰:南京做好创新文章的基本策略是“扬长补短”,即立足原有的实体经济优势,加快布局5G、F5G等信息、融合、创新新基建,不断开发新的应用场景,促进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积极培育一批“小巨人”等高成长性龙头企业。 

一是抓基础。南京的“4+4+1”主导产业基本都是传统优势产业不断赋能而来,加快创新发展首先要牢牢把握现有基础和优势,开展传统产业强基行动,通过“研磨”技术、“嫁接”智能为其插上“腾飞的翅膀”,不断演化迭代。二是抓风口。推进创新名城建设,减少“飞行阻力”,还需要找准风口,科学设定“飞行参数”。当前,南京提出的“四新”计划就是一个较好的尝试,其中,应将物化的新技术——新基建作为“四新”的统领和主线,加快其与需求侧、供给侧和载体的融合。三是抓环境。创新对环境非常敏感,要着力营造“适合飞行”的良好环境,防止“风切变”。不仅要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让为企业和创新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而且还要积极完善创新生态中的“公地”,鼓励竞争,提升创新溢价。


来源:南京日报

推荐阅读

入驻平台 :  百家新闻  |  搜狐新闻  |  今日头条  |  腾讯新闻  |  一点资讯  |  凤凰新闻  |  网易新闻

授权发布平台 :  新华日报  |  南京日报  |  中国江苏网  |  龙虎网

合作单位 :  他山石智库  |  上海福卡智库  |  北京国声智库  |  新华社  |  中国新闻社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光明网  |  国际在线  |  中国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中国搜索  |  千龙网  |  半月谈  |  凤凰网  |  新华报业网  |  扬子晚报网  |  网易网

总部办公地址 : 南京市玄武区黄埔路黄埔大厦24楼

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体育产业孵化基地105、106

联系电话 : 18936005819

电子邮件 : 1115821846@qq.com